甬商侠义精神:富而尚俭,富而崇德
来源:王国海    时间:2018-12-21

  12月20日,商帮文化研究专家、甬商研究院院长曹云做客学我校“成长、成才、成功”红帮大讲堂第七讲,作“甬商与侠义精神”的主题演讲。

  作为甬商研究院院长,曹云始终关注着甬商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他认为,历史给予了甬商这个群体极其宝贵的文化积淀,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更是锤炼了甬商坚韧不拔、勇立潮头的本色。新时代,甬商要继续“向前看”,将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视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标准,将沉淀、积累超过百年的甬商精神视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

  何为甬商?何为甬商的侠义精神?

  曹云阐释,甬商是指近代宁波帮商人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称雄中国商界时形成的独特的精神风范和文化性格。甬商精神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表现形式,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文化心态;奋发进取、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克勤克俭、脚踏实地的创业精神;以德兴业、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注重团体、强调联合的互助合作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因穷而变的甬商却冲破了因循守旧的牢笼,一心鏖战商海;达则兼济天下,心系家国的他们练就一身通达,报效乡梓,荫庇后代。此中义理,不能以“德”一字以蔽之。其侠义之举谱写出大气磅礴的历史史诗,其侠义之气无不为人称道传颂。为表其侠肝义胆,故谓之,侠义甬商。

  甬商功成名就富而崇德

  自古以来,“为富自当仁”的传统由来已久,史书对富商设棚施粥,结会募捐的义举也早有记载。作为中国十大商帮中唯一不断带的商帮,甬商的慈善力量更是不可小觑。

  曹云说,宁波旅港同乡会创始会长李达三对甬商的侠义精神和爱国爱乡的情怀,有一段非常中肯的评价:宁波人的特点是吃苦耐劳,克勤克俭,办事认真,家乡观念重。宁波人的节俭在世界上是出名的,尽管有钱,仍然自奉极俭。但省自己不省别人,一旦他人有困难、碰上灾害,出手毫不犹豫。他们在香港创业,历尽辛苦,事业稍有成就,就纷纷回乡资助建设学校,至于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救灾赈济等方面,更不落于人后。

  甬商功成名就后,富而尚俭,富而崇德,往往施仁布泽,造福社会。他们有些向各地慈善组织捐物捐款,有些成立各种基金会,有些对家乡父老反哺报恩,有些致力于兴办教育……  林林总总,宁波商帮成为各级慈善组织筹集善款的重要来源,甬商也因此也成为慈善事业的重要支持者。

  甬商博施济众好公益

  无论身处何方,宁波商帮始终与故土血脉相连。他们捐助祖国和家乡的公益事业,参与人数之多、捐赠数额之大也是其他商帮无法比拟的,而且这种“公益基因”在家族中世代相传。这都充分体现出甬商爱国爱乡、造福桑梓的济世情怀。实业救国也好,博施济众也好,兴修水利也好,都只是因为最原始最真挚的初心,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太深沉。

  “使用国货,抵制洋货”,是项松茂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积极投入抗日救国运动,任上海抗日救国委员会委员,代表“五洲”和其他五家药房登报声明“不进日货”,并将厂内全体职工组成一个营的义勇军。1月31日,日寇将他和11位员工全部秘密杀害,并毁尸灭迹。国民党政府褒扬项松茂“抗敌不屈,死事甚烈”,蒋介石题赠“精神不死”。

  同样坚持实业救国的还有“灯泡大王”胡西园。1926年,胡西园与沪上各方领袖共同发起组织上海市特别训练队,以改变民众的公民训练观念;八一三抗战时,他担任上海地方协会供应组主任,为前方将士服务;西迁重庆时,他又任迁川工厂联合会常务理事、劝募公债运动委员会委员、全国慰劳总会工商动员部副指导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胡西园一度代理全国工业协会理事长;嗣后,又参加了民主建国会的筹建工作。

  此外,还有“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虞洽卿。他创办公司的初衷,是便利故乡交通。辛亥起义,虞洽卿出钱出力,帮助上海、江苏光复;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他捐款2万元,兴办伤兵医院;抗日战争后,上海沦为孤岛,他还组成上海难民救济会,送宁绍同乡免费返乡。抗战中,他留下的遗言震撼人心:“铜钿银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捐黄金一千两,用于抗战。”

  除实业救国外,还有一批坚持用医学拯救家国的甬商,比如蒉延芳。他曾历任四明医院、济民医院董事长,为慈善事业热心奔走,捐募垫款。他对同乡中贫病无告者施诊给药,赤贫病重者进院治疗,免费供给医药、膳食;病故在医院者,还施给棺木,觅地埋葬。上海沦陷后他拒绝出任伪职。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时,他甘冒风险参加上海代表团赴南京向蒋介石请愿,呼吁和平反对内战。

  眷恋故土桑梓情深

  旅居异地海外的甬商,桑梓之情更为深切。宁波商帮眷恋故土,桑梓情深,嘴边常挂一句“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夏”。即使身居异国他乡,也心系父母之邦。

  新加坡甬籍巨商胡嘉烈一生致力于赈贫济苦。1937年抗战爆发,他积极募捐,承购救国公债,捐赠寒衣、药品;1941年日寇侵占浙东,尽搜粮食以供军需,家乡父老难得温饱,他得悉后,委托家乡亲友,在故乡胡家坟村设立片云堂,赈济贫户。这一善举,持续了20年之久。

  在上海发迹后,曹莘耕在家乡柴桥创办美丰杂粮行,以杂粮行盈利接济乡邻。1940年秋,家乡大旱,瘟疫流行。曹氏为灾民舍棺承殓,并出资抚养孤儿。这一年晚稻无收,米价暴涨,他又命美丰杂粮行从上海、山东等地运来粮食赈济和平粜给乡邻。抗日战争期间,他倡议组织家乡柴桥人民建设协会,向各界名流募集资金,并自任会长,捐助巨资,修复家乡桥梁、街道和学校。

  宁波旅沪同乡会的成员们都对家乡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同乡会曾筹募40多万银元,改建宁波灵桥。1931年,宁波旅沪同乡会成立改建老江桥筹备委员会,延请上海租界工部局的英籍工程师茄姆生,会同新仁记营造厂工程师竺泉通来甬勘测设计。新桥1936年5月完工,长97.6长,宽11米,是当时国内最长的独孔大环桥。

  20世纪后半期,追随世界潮流,海外及港澳宁波人的心态有所变化,从落叶归根的传统乡土观念,逐渐转化为落地生根的现代移民意识。可是,他们眷恋故土的情愫却越发浓厚。

  教育强则国强是甬商的信念

  教育乃强国之基,甬商深谙此道。叶澄衷、吴锦堂、秦润卿、包玉刚、邵逸夫、王宽诚、李达三等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高瞻远瞩,“授人以渔”,积极捐资助学,致力于人才培养,成为中国教育事业璀璨的启明星。

  李四光、竺可桢、胡适、李达三、包玉刚、邵逸夫等人的名字可谓耳熟能详。他们的出色离不开甬商泰斗叶澄衷。同治十二年,由叶澄衷出资在家乡庄市创办叶氏中兴学堂,百年来培养了大批人才。除了叶氏中兴学堂外,他还创办了上海第一所私立新式学校——澄衷蒙学堂、澄衷中学。

  作为海外宁波商人的侨领,吴锦堂曾先后在日本和宁波捐资办学,为中国近代教育四处奔走出钱出力。蔡元培先生主持的中国职业教育社在评论中就把吴锦堂列为“办学三贤”之一,与陈嘉庚、聂云台齐名。他曾捐款3000元给宁波教育会及宁波旅沪同乡会用于兴办教育,还捐资创办了效实中学,在家乡慈溪创办了锦堂学校,被誉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

  与吴锦堂一并被称为“慈溪办学双贤”的还有秦润卿。1915年,秦氏在家乡慈城创办普迪小学,专收乡里贫寒子弟,免收学费。抗战胜利后,他又竭力资助慈溪中学和宁波效实中学,担任效实中学校董会主席。同时他还举办钱业公学,供钱业员工子弟入学并尽力为慈溪保黎医院筹集资金,建造院所,使之成为当时浙江一所颇有名气的医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宽诚连续4次各出资100万元巨资,资助兴办教育事业。1985年,他捐款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民办大学——上海工商学院和浙江树人大学。他还先后捐款支持香港、澳门及内地20余所学校或社团,包括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等。2015年,“王宽诚教育基金会”成立30周年。至今,“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已资助上万名赴国外攻读的学生以及访问学者。

  一代船王包玉刚热情支持祖国建设,除捐献巨资为家乡兴建兆龙学校、中兴中学、宁波大学外,还建造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包玉刚图书馆,设立包兆龙、包玉刚留学生奖学金等。1985年10月29日,包玉刚总捐资2000万美元建立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校名由邓小平亲笔题写。

  同样认为教育为立国之本的还有邵逸夫。多年来他尽心尽责,不遗余力。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全国各地。此外,邵逸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早已超过30亿元。

  截至2013年,邵逸夫共捐赠内地教育近50亿港币,捐建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000多个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这个国家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这是国家的希望,也是甬商的信念。

  现代甬商接受国际化的“洗礼”

  曹云说,说起甬商,在国内大名鼎鼎,仰慕者众多,但这几年甬商的声音却是日益式微,很少能听到甬商发出的令耳发聩的声音,或者说很少能听到甬商传出来的各种重大信息,这可能跟甬商一贯以来的低调、务实的性格相符合,这种特质在以前的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曾经是甬商的优势,使得甬商在全国诸多商帮中独领风骚,但到了今天这样一个新经济时代,感觉却成了甬商的劣势,这也是近几年甬商在中国商业版图上鲜有作为的重要原因。

  近现代风云甬商,可以说大多数还是传统产业人的形象,他们刻苦、耐劳、白手起家,他们能坚持,秉性耿直,他们低调,把很多了不起的事情放在心里,并不自我标榜,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才少许会绽放自己的真实笑容。

  “我想以上这些诸多的优点也正是造就了甬商几百年来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时不得不承认,也成为制约甬商在近些年默默无闻、悄无声息的一大原因。”曹云说。

  走在创新最前沿的,是一批年轻的创业者和接过父母辈火炬的“创二代”。曹云认为,他们大多具有海外高等教育或国内高等教育的背景,能够迅速判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性,不仅传承了老一辈甬商脚踏实地、实业报国的优良传统,还能运用最前沿的科技手段,顺应新时代受众的核心需求,为企业注入活力。在他们的引领下,一批历史悠久但发展迟滞的老牌企业接受了国际化经营理念的“洗礼”,重新走上正轨;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走出国门,让“宁波制造”具备深远的国际影响力。

  人物名片

  曹云,商帮文化研究专家,甬商研究院院长,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秘书长,《甬商》杂志总编,长期以来从事中国商帮文化的研究及工作。创办并主编《甬商》杂志140期,《甬商人物传记系列丛书》10种,并为《宁波帮百年风云录》等书籍作序。被聘为浙江万里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宁波财经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担任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市人大代表、国家一级博物馆——宁波博物馆理事、宁波市社科联常务理事、全国职业经理人协会联席会议副主席等社会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