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红:全力打造歌剧《呦呦鹿鸣》,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任务
来源:王国海    时间:2019-05-16

  4月24日晚上,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剧场华灯璀璨,座无虚席,浙江省首部原创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在这里演出。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如潮的掌声。

  《呦呦鹿鸣》讲述的是中国中医药科学家、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故事,也是第一次以女科学家为主要人物形象进行的歌剧作品创作,是一部叙事性的民族歌剧。以屠呦呦及家人的内心独白演唱,表达她对事业、对爱人、对父亲、对病人,特别是对祖国的情感,反映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

  此前,该剧在浙江省迎十九大剧目展演、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三届中国歌剧节、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示范性展演,受到广泛赞誉。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当天下午,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邹建红应邀作客我校“成长 成才 成功”红帮大讲堂第十一讲,讲述了原创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台前幕后的创作故事。

  缘起瑞典献礼之旅

  回顾《呦呦鹿鸣》的创排过程,邹建红感慨万千。

  2015年12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消息传遍世界。应有关方面邀请,邹建红率领一支小型乐队代表家乡人民赴斯德哥摩献演助兴。他们全程见证了屠呦呦领奖的一个个历史性镜头。

  荣耀时刻,邹建红除了满满的感动和自豪,暗下决心,要将屠呦呦“搬上”舞台。

  “在演艺集团转型的过程中,我心里其实一直有个目标,市里提出宁波要跻身一线城市,打造文化强市,名城名都,对我们这个领域来说,一线城市和名城名都的标志是什么?我觉得要从原来单一的传统戏里跳出来,发展都市大文化。”邹建红说的都市大文化,便是话剧、歌剧、舞剧。2016年宁波市演艺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创排歌剧《呦呦鹿鸣》和舞剧《花木兰》。

  2016年初,宁波市演艺集团召集班子成员开会,正式决定创作屠呦呦题材舞台艺术作品。但到底是用甬剧、越剧还是音乐剧表现,大家心里没底。第二天,邹建红率创研人员飞赴北京,请在京的艺术家出谋划策。专家们济济一堂,达成共识:屠呦呦既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也没有悲欢离合的离奇故事,难以用矛盾冲突来演绎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而歌剧可以用声乐、舞美、舞蹈等进行全方位渲染,受众面又很广,专家们认为这确实是最适合不过的艺术载体。

  歌剧被誉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多种艺术门类的集成。演出需要有一流的合唱团、一流的交响乐团、一流的演员。

  “要做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的第一台歌剧,很多人问,你胆子怎么这么大?其实我自己都吓一跳。”邹建红说。找钱、找演员、和中央歌剧院合作,为了排这个戏,邹建红专门写了战略合作协议,从剧本创作到排练,都一手抓。主要的演员从北京请,宁波市演艺集团旗下各个剧团的演员们也在其中担任重要角色。除此之外,邹建红亲自去宁波的高校、社会团体挑选优秀的合唱演员,再从外地找一部分。

  “越剧、甬剧要把经典新编,让年轻人去欣赏去接受。但重点还是要放在发展都市文化中,歌剧、舞剧、话剧。这个短腿要补上。有了交响乐团之后,宁波的舞台表演真的可以向国内一线城市靠拢。”邹建红说。

  主创阵容,国内一线大咖鼎力加盟

  《呦呦鹿鸣》的主创阵容非常强大,邀请到孟卫东作曲,主要作品有歌剧《雷雨》、舞剧《长城魂》。咏之、郭雪编剧,话剧《飞啊飞》,歌剧《星海》,舞剧《红高粱》等都曾出自咏之之手。曾执导《列兵们》、《爆玉米花》、《秦王政》的廖向红担任导演。

  对于一台剧目来说,剧本是重中之重。邹建红力邀著名编剧王勇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郭雪执笔。即使是两位业界翘楚,剧本从初稿到定稿也是“磨”了大半年时间,历经17稿。

  邹建红说,屠呦呦是宁波人的骄傲,所以剧组里大部分演员是宁波人,而且观众能在剧中看到大量的宁波元素。

  编剧最初从屠呦呦大学毕业后开篇,围绕选择当医生还是从事医学研究的矛盾展开,但这都发生在北京,无法体现宁波元素。邹建红认为宁波院团排宁波人的戏,要有宁波元素。经过一次次讨论交锋,最后增加了“少年屠呦呦”的角色,并编创了屠教授和她先生相识相爱的过程,“药行街”“马灯调”等宁波元素也有了。但初稿出来后,有“拉洋片”之嫌,故事性不强、矛盾冲突不够,怎么办?最后大家商量决定通过梦境来呈现,并加入与屠呦呦父亲的跨时空交流,使地域性和艺术性两全其美。另外,全剧的高潮部分是屠呦呦提炼青蒿素时以身试药的情节。初稿的内容是屠呦呦和病人一起试药。对此,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应该让屠呦呦一人试药,病人不出现在舞台上,有的坚持要让病人出现。双方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决定看舞台表演效果来定。经过反复试演试看,舞台效果还是以屠呦呦一人试药更能表现科学家无私无畏的、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作曲是歌剧的灵魂,《呦呦鹿鸣》组曲创作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为了突出民族性和地域特点,经过多方努力,邹建红找到了曾创作《同一首歌》《今夜无眠》《新闻联播》片头曲的著名作曲家孟卫东。孟卫东一听是为民族歌剧《呦呦鹿鸣》作曲,欣然答应。试奏时,年轻的宁波交响乐团的表现让孟卫东刮目相看,他觉得宁波交响乐团可以演奏更高水平的曲目。回去后,孟卫东对作曲进行了修改,提高了难度,增强了艺术表现力。最终,清新隽永的一组歌曲《百草歌》《要高考了》《别来无恙》《今夜星光灿烂》《我不太灵光》《青青的小草》诞生了,在宁波交响乐团的激情演奏下,这些歌曲如行云流水推动剧情走向高潮。

  剧本、作曲有着落后。演艺集团邀请到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全国著名导演、女艺术家廖向红担纲导演。之后,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朱曼,原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艺术总监邓一江,空政话剧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戴延年,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胡耀辉、王小荭纷纷加盟。

  夜以继日排练,补上“最长的短板”

  合唱团是整部歌剧“最长的短板”,而它却在剧中肩负着起、承、转、合和烘托气氛的重要作用。演艺集团邀请到具有丰富经验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樊洁来当合唱指挥,每周练两三次,每次都是早上9点开始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最令人痛苦的是,作曲家根据演唱的效果,不断在对曲子进行修改调整,樊洁和合唱团成员必须及时跟进。到2017年4月底,专家们评估发现,合唱团的声音太轻了,建议合唱团“扩容”。随后,合唱团补充进来20多个人,总数有了70多人。

  导演廖向红受邀全国剧团创排剧目众多。在公演前两个月中,她全身心投入这部戏的编排中,每天在剧院一呆就是十多个小时。作为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她,精益求精,对合唱团的吐音咬字,对演员的手势、表情,对舞台布景……手把手一遍又遍地调整、纠正。饰演青年屠呦呦的著名青年歌唱家吕薇,从来不摆架子、耍大牌。每次排练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刚刚成立一年多的宁波交响乐团第一次参与歌剧演出。80多人的团队不但要完整表达出作曲者的意图,还要将导演要求、演员的表演充分融入自己的音乐中。夜以继日的排练,没有一人请过假,显示出过硬的团队素质。

  一鸣惊人 成绩广受肯定

  邹建红表示,2017年,民族歌剧《呦呦鹿鸣》搬上舞台后,赴杭州、上海、北京河北等地展演,先后参加浙江省迎接党的十九大优秀作品展演、江苏大剧院参加中国歌剧节、参加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保利剧院参加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参加北京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展演、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受到广泛赞誉。

  “文艺创作最终的目的都是奉献人民、服务人民、融入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通过展演屠呦呦女士几十年专注研究最终实现中国梦的故事在国内外形成影响力,打造了宁波另一张响亮的名片。”邹建红说。

  人物名片

  邹建红,现任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他奋战宁波文艺战线40余年,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先后带领市小百花越剧团、市歌舞团、市演艺集团披荆斩棘,不断攀高,亲手策划多部精品剧目搬上全国舞台,实现了宁波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三连冠,树立了宁波舞台艺术领域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曾获中国“文化名家”暨中宣部“四个一批”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劳动模范、宁波市杰出人才等荣誉,多次受聘浙江省“千人计划”、国家艺术基金、中国艺术节等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