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 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
>> 光明网
>> 中国青年报
>> 中国教育报
>> 中国纺织报
>> 人民网
>> 中国教育在线
>> 央广网
>> 学习强国
>> 新浪网
>> 中国新闻网
>> 凤凰网
>> 浙江日报
>> 浙江教育报
>> 浙江工人日报
>> 钱江晚报
>> 都市快报
>> 浙江在线
>> 宁波日报
>> 宁波电视台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中国宁波网
>> 甬派
>> 甬上
>> 今日镇海
>> 其他媒体
请输入关键词:
 
首页 > 媒体聚焦 > 中国青年报
 
纺服职院对口帮扶贫困地区 变“指尖技艺”为“指尖经济”
 
发布时间:2020-06-13   点击率: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国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近日,在贵州黔西南州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一间用废弃羊圈改造而成的车间里,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赶工。他们制作的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纺服职院”)和当地绣娘共同开发的土布刺绣手包“山海恋”等4款产品。
  黔西南州东部山区有着精美的布依族传统刺绣,然而,闭塞的环境导致当地绣娘普遍学历不高,创新能力不足,这一非遗技艺很难走向外面的世界。

  而这一区域也是浙纺服职院对口帮扶的贫困地区。2018年起,浙纺服职院多次派专业团队到当地考察。回到学校,参与考察的浙纺服职院教师韩纯宇组建了“手之造物•土布风尚”设计团队,利用节假日带领3名教师和9名学生,针对黔西南州的土布和刺绣特点开始研发,第一期就研发出6款产品。

   

  此外,10余人组成的浙纺服职院服装专业骨干教师团队,还为当地绣娘量身打造了纹样、配色等技能提升课程:不会新针法就手把手教,配色难懂就拿出图纸来讲解,找不到样板纸就用报纸代替。

  “我们发挥专业优势,提供高质量的师资团队,对当地传统技艺进行了改造。”浙纺服职院时装学院副院长王薇薇说,这样的帮扶方式让当地妇女具备了就业能力。截至2019年,该校已先后为贵州册亨县、贞丰县、望谟县开办了3期绣娘素质技能提升培训班,共培训80位绣娘,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已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帮扶工作中,如何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将贫困地区扶上马再送一程?做好教育帮扶的同时,浙纺服职院的帮扶团队开始思考如何为帮扶地区的产品寻找销路,推动当地产业持续发展。

   

  2019年底,20多位贵州绣娘来到浙纺服职院,进一步接受时尚创意、色彩美学等方面的培训。学校以此为契机,向宁波各企业发出邀请,为贵州土布刺绣提供展示舞台。宁波当地企业还专程组团前往贵州黔西南州考察并进行项目对接,转化当地产品应用生产达20余项。此外,该校还不定期举办扶贫产品推广活动,带着刺绣产品参加文博会,让承载着时尚气息的传统手工艺走向海外。

 

上一篇:舞蹈专业创意毕业照
下一篇:长三角高职院校为企业复工复产“赋能”
  主办单位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浙ICP备120140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