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 人民日报
>> 光明日报
>> 中国青年报
>> 中国教育报
>> 中国纺织报
>> 人民网
>> 中国教育在线
>> 央广网
>> 学习强国
>> 新浪网
>> 中国新闻网
>> 凤凰网
>> 浙江日报
>> 浙江教育报
>> 浙江工人日报
>> 钱江晚报
>> 都市快报
>> 浙江在线
>> 宁波日报
>> 宁波电视台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中国宁波网
>> 甬派
>> 甬上
>> 今日镇海
>> 其他媒体
请输入关键词:
 
首页 > 媒体聚焦 > 中国纺织报
 
中国纺织报——校园访谈 | 特色学徒制为产业数智化育人才!访浙纺服院时装学院院长陈海珍
 
发布时间:2024-05-22   点击率: 信息来源:中国纺织报
 

在日前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中,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纺服院”)时装学院学生李泓熹充分展示了自己在服装设计与工艺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最终从600余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就业赛道职教组金奖。

浙纺服院时装学院院长陈海珍

“李泓熹获得的优异成绩不仅是个人的荣誉,还是对我校融合当地纺织产业优势,推进现代学徒制育人新模式的肯定。”浙纺服院时装学院院长陈海珍在接受《中国纺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宁波是我国服装生产基地和品牌基地之一,拥有众多龙头纺织企业,这为校企联合共同把浙纺服院打造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浙纺服院获2024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

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班

去年6月的梅雨时节,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慈星公司”)人事经理李红丽却不顾炎热,忙着接待时装学院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星智造”现代学徒制班2022级的学生来公司,向同学们宣讲公司基本情况和用人制度,为学生开启了为期两周的暑期企业实践。

“我校已在慈星公司完成2021级、2022级两个‘星智造’现代学徒制班暑期下企业培训。2021级‘星智造’班学生已经100%在慈星公司就业。”陈海珍告诉记者,浙纺服院是浙江省首批按照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专题工作的意见》启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单位。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班是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实施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

慈星公司是一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全自动缝合机、全成型电脑横机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企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才,企业的战略实施离不开高校智力支撑。为了培养行业紧缺的针织毛衫产业链人才,我们与浙纺服院共建了‘星智造’现代学徒制班。”慈星公司副总经理李立军表示。

谈到特色经验与做法,陈海珍表示,浙纺服院为“星智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基地提供400平方米的场地建设学习型工厂,慈星公司投入100万元的全程型电脑横机及专用软件作为工厂的生产设备,班级教学由校企双方共派师资协同完成。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遵循针织“一线成型”设计师成长的基本规律,施行“校企双制、工学一体”模式,共建“学训创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成立学徒制专家委员会,培育实战能力突出的校企双师型团队;建立“订单转项目、理念转实践、作品转产品”的运行模式,构建自由创意型和任务导向型课程分类考核制度;引入企业员工评价机制,形成针织工艺编织向针织设计开发的高层次学徒制培养模式。

“目前,学校每年招收一个现代学徒制‘星智造’班,班额30人左右。学生在毕业前达到慈星公司用人标准,可获得由公司颁发的相关证书,并100%得到慈星公司的就业机会。”陈海珍说。

2023年浙纺服院举办首届全国3D服装数字化师生职业技能大赛。

课岗融合培养现代新学徒

去年7月1日,浙纺服院时装学院的教师孙琳走进了宁波镇海宇通服饰有限公司的工厂,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锻炼,参与企业新一季服装系列的设计、打板、成衣制作等相关工作。

今年4月28日,宁波非同凡响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强走进了浙纺服院时装学院时装管理专业22时管3班的教室,围绕着服装新零售行业发展与电商直播的现状和趋势,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服装新零售课。

“每年寒暑假,学校专业课教师都会去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技巧,理清今后在教学中的侧重点,将行业新趋势融入到下一阶段的专业课教学中。同时,学校把企业教师请进课堂,不仅使课程内容有趣实用,而且对同学们的未来职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谈到现代学徒制是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新学徒”时,陈海珍表示,课程进基地及企业教师承担课程教学是现代学徒制培养学徒的基础,把学校系统性教学内容和企业岗位工作任务有机结合起来。

与宁波华羽金顶时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现代学徒制班“华羽金顶班”,是浙纺服院七个最早确立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之一。“对于时装设计专业的同学来说,设计作品脱离市场、产品转化率低是最大难题。现代学徒制能保证学生在校学习设计时与企业市场导向同步,一毕业马上就能适应企业和市场的要求。”陈海珍介绍说,“华羽金顶班”采用的是深度合作模式,实施课堂与工作室、教师与设计师、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四合一”的课岗融合模式。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星智造”现代学徒制班成立以来,慈星公司蒋小明等企业师资已完成基地授课累计800余课时,主要课程为《针织毛衫产品设计》《电脑横机制版》《全成型制版》《针织毛衫实践》《毕业设计》等。陈海珍表示,慈星公司每年为浙纺服院的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设定培养“慈星之星”“纺服之星”“数字化之星”“匠艺之星”,让更多的同学通过努力,成为一流企业的卓越技师、学校的金色名片、时尚智造新型人才和德技双修的能工巧匠。

浙纺服院学徒制虚拟专场发布秀亮相2023中国国际时装周,这是该校首次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国设计师品牌的虚拟T台。

2024年宁波时尚周上,浙纺服院服装学院学徒制班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专场发布。

产教实训一体双向奔赴

在2023年宁波时尚节暨第27届宁波国际服装节“时尚数字”展区的入口处,一块显示“星智造”现代学徒班数字化实习工厂实时生产情况的“数字孪生”巨型电子屏幕引人驻足。该班的学生向参观者不时讲解着屏幕上“机联网平台看板”的数据,如机台开机率、连续14天产量走势等等。

陈海珍表示,近年来,学校把通过“星智造”现代学徒班人才培养基地积累的工艺开发、技术推广、人才培育等经验,应用到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及宁波“361”万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建设中,以“星智造”现代学徒班数字化实习工厂为示范样板,联合区域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成立省域内产教融合共同体,帮助区域内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提高服装学徒适应数智化岗位迁移和市场变化的能力培养,是产教融合特色学徒制的又一创新实践。

学生在数字化学习型工厂实训实习。

学生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中心学习虚拟试衣技术。

“从专业实训来看,实习工厂展现的服装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新技术、新趋势,对传统服装中小企业起到了‘中试’作用。同时,学校从企业获得了服装生产真实工作任务的数字一体化实训场景,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向奔赴’。”谈到特色学徒制创新实践的经验,陈海珍说,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源聚集共享的层面来看,通过引入慈星公司等行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师资团队;开展专业实训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研讨与培训;提供项目相关的实习实训岗位等措施,培育了能通过数字赋能改进企业产品工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骨干教师团队,实现了企业导师、项目、岗位可优选、可共享的教学资源“蓄水池”。她进一步强调:“重构课岗融合特色的学徒制‘项目牵引+真岗实练’实训课程体系,在核心课程中以项目化形式融入企划、设计、样板与制作等典型岗位内容,形成跨年级、跨专业学徒班级共同协作的教学特色,是实现数智化设计人才培养的关键。”

“现代学徒班不仅就业率100%,而且学科技能竞赛成绩居全国前列,三年来获全国职业院校服装技能比赛、浙江省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上奖项167项,其中一等奖23项。2022年在金平果全国158所高职院校专业竞争力排名中,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名列第一。”谈到多年来开展现代学徒班取得的成果,陈海珍说,学校还获批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编写校企合作教材14本、部委级规划教材5本、新形态教材4本,其中,《成衣样板设计与制作》获首届国家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下一篇:中国纺织报——
  主办单位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浙ICP备12014096号